3月9日,成都硅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有治在“2023年科技創(chuàng)新大會·有機硅成果對接會”上透露,新型功能性復合彈性體制備技術項目是有機硅領域唯一的“十三五”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項目,于近期通過國家驗收。
“功能化是彈性體材料發(fā)展的重要方向,是推動橡膠工業(yè)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。”王有治指出。項目共包含三個課題,分別是大形變高穩(wěn)定性碳納米管導電彈性體、高性能有機硅橡膠復合彈性體、高體感相容性熱塑性硫化膠(SiTPV),其中課題二與課題三都與有機硅緊密相關。
為制備高性能有機硅橡膠復合彈性體,團隊開發(fā)了3項關鍵技術:硅橡膠母膠反應增容,通過“巰基-雙鍵”點擊化學反應增容,提升有機硅橡膠復合彈性體的力學性能,解決硅橡膠與通用橡膠不相容共混體系的增容和共硫化問題;原位反應分散技術,通過在VMQ中加入白炭黑、使用偶聯(lián)劑調節(jié)白炭黑在VMQ與SSBR兩相中的分散情況,解決納米增強劑在低表面能、低粘度硅橡膠與高表面能、高粘度通用橡膠非均相共混體系中的均勻分散難題;共硫化技術,通過合成復配“GB122+TMPTMA”新型共硫化體系,解決最終輪胎產品面層強度低、與輪胎其他部位黏結性差的問題。目前,應用該技術生產的萬力牌195/65R15 91V輪胎與玲瓏牌P205/75R15 97S輪胎均通過檢測單位測試。
據(jù)悉,高體感相容性熱塑性硫化膠項目團隊也突破了“SiR/TPU共混物的增容”與“動態(tài)硫化反應共混制備SiTPV”這2項關鍵技術,并且已經建設生產示范線,穩(wěn)定產能為250千克/小時,年生產力達1285萬噸。山東大學教授張潔認為,該技術成本較低,用途廣泛,但仍有改進空間。她指出:“目前的含硅聚合物在性能上普遍存在顧此失彼的現(xiàn)象,既無法完全體現(xiàn)有機硅的優(yōu)勢,也會一定程度上失去聚合物本身的特點。”
近年來,張潔團隊正努力突破傳統(tǒng)有機硅改性聚合物的局限,開發(fā)如有機硅聚脲與有機硅聚氨酯等熱塑性彈性體,使有機硅在最終產品中的含量達到70%~80%。“這樣產出的新型含硅聚合物就能充分體現(xiàn)有機硅的特性,如觸感、光澤度、疏水性等,實現(xiàn)1+1>2。”她說。